2012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在京举行
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、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于7月26—27日在北京举行,这是继2008年第十八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、201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之后的又一次行业盛会。
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、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、外交部有关领导,以及一些中外著名企业总裁、国际公关公司全球CEO、国内外著名公关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。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外公共关系领域的资深专家、专业人士、媒体人士以及政府官员和教育者共约400人。同时,两年一届的第十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颁奖典礼同期举办。
本届大会的主题是:公共关系——创新推动文化产业。大会开设“行业创新”、“新媒体”、“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”、“公关行业可持续发展”4个论坛,设立8个大会发言和40个论坛发言。会议围绕这一主题,分别从公共关系构建国家软实力、公共关系促进社会创新、公共关系引导社会责任、公共关系迎接新媒体挑战、公共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、公共关系创造专业价值六个方面展开研讨。
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、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致开幕词。他指出,当前世界政治、经济和社会正处于重大变革时期,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正深入发展,科技信息化日新月异的进步,导致媒体环境和传播方式的巨大革新,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。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,我们更加认识到公共关系的专业价值和重要责任。
近年来,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发展迅速。根据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的调查估算,2011年,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年营业规模约为260亿元人民币,年增长率为23.8%左右。调查还显示,随着行业的发展,政府及非盈利组织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,表明政府及相关组织对公共关系了解不断加深,对公共关系的重视及应用增加,相关职能部门、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公关这个专业服务手段。
为期两天的大会,与会人士在“公关行业创新论坛”、“新媒体论坛”、“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论坛”、“公关行业可持续发展论坛”上,围绕创新、品牌以及如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。他们表示,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路,为公共关系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。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,中国公共关系业如何清醒地认识到公共关系的专业价值和重要责任;在经济转型中,企业如何强化社会责任,提升品牌意识;在传播服务领域,公共关系公司如何倡导专业化、国际化,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,都是公关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于1996年开始举办,每两年一届,是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的综合性论坛会议。
( 来源于中国公关网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