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好生态是最大的景区建设。该县本着“科学规划、统一管理、严格保护、永续利用”的原则,先后投入800余万元,邀请国内一流团队,对灵山景区的总体布局和项目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,力争不破坏原有的生态景观。自2007年7月开始,该县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,铁心硬手关闭了景区周边101家花岗岩开采和生产加工企业,对灵山景区方圆160平方公里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综合整治,使灵山重现青山绿水。
灵山高空栈道自2008年开始谋划。为了让游客既能深入到景色最好的观景区域,又不破坏灵山的山体资源,相关人员冒着生命危险100多次在绝壁悬崖间踏勘踩点,历经五、六轮的反复对比、严格论证,直到2012年9月才开始正式启动建设。在灵山特级景点华表峰附近,为了保护一棵百年老树,景区和施工方经过多次分析后最终改变线路,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景点。
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,把村庄也变成景区。依托景区的开发建设,灵山周边乡镇迅速转变发展思路,立足资源着力打造峡谷飘流、休闲采摘、花海旅游等生态休闲产业,坐享生态红利。望仙乡投资5000万元开发峡谷漂流项目,成为灵山旅游夏天里的“清凉符号”;清水乡前汪村的油菜花海、湖村乡茗洋湖畔的千亩紫云英,花开时节美若图画,让游客大呼过瘾;石人乡的地热资源也在实地勘探中。目前,景区周边已发展2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新村、100多家农家乐及一大批农业观光园和采摘园,带动近万村民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。
灵山是儒释道三教民间圣地之一。立足这个文化实际,该县深入挖掘、保护和弘扬灵山的传统文化,加强千年古刹石人殿、石城寺及几十座宫、观、殿遗址的保护力度,大力引进以灵山道教文化为载体的大灵山文化园、以灵山佛教文化为核心的石城寺旅游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,不断增强灵山的生态文明软实力。(罗春英)